4000290806
物流简讯|要闻速览(2025 第八期)

物流简讯|要闻速览(2025 第八期) 2025-04-28

次阅读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将于明年 7 月施行

据工信部 4 月 14 日发布消息,我国新修订的 GB 38031—202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 2026 年 7 月起施行。

工信部计划出台汽车等行业新一轮稳增长方案及数字化转型方案

4 月 18 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 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出台机械、汽车、 电子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 造和设备更新,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工信部:加快制定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标准

4 月 2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其中提到,到 2026 年, 制修订 100 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标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业软件标准,智能设计、智能管理等智能工 厂标准,供应链建设、供应链运营等智慧供应链标准,数字孪生装备、 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工业数据流通等智能赋能技术标准等。

上海: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加快授权

4 月 22 日,在第 25 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政 府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有关 情况。上海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通过专利快速预审 通道加快专利授权。

十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深入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 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 发展目标,部署了 8 个方面 25 项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提出,到 2035 年初步建立以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为 主、科技创新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导向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 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基本 建成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等发展目标,为加快交通强国和新型 能源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决策部署,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 坚强支撑。

中国石化: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

4 月 14 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 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 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 1150 公里,中途设有 4 座加氢站,将带 动重庆、贵州、广西周边中短途支线物流应用场景,是我国西部地区 氢能产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0

山东重工集团与中国物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月 15 日,山东重工集团与中国物流集团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 议。中国物流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山东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 满慎刚进行座谈交流并见证签约。中国物流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梁伟 华,山东重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志坚参加活动。中国物流党委常 委、副总经理李向阳,山东重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常海代表双方 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物流装备、物流服务、物流基础设施、物 流数智化转型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共同迈向世界一流企业。

深圳“工业上楼”试点项目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

4 月 18 日,宝安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其为深圳市首批 “工业上楼”试点项目之一。该产业园具有厂房单层面积大、柱距宽、 层高荷载标准高等特点,设有智慧仓储、垂直管廊、货运盘道等。园 区瞄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电系统等核心领域,以“工业上楼”重 塑制造范式,让重型设备“云端”运转,让产业链“垂直”集聚。

中国物流集团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

近日,综合物流领域领军企业中国物流集团与新能源领域领军企 业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综合物流、绿色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助力物流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 此前宁德时代与中国物流在换电站、零碳园区、运输等领域合作良好。 未来,双方将基于中国物流的丰富场景,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 深化制造业物流、多式联运、危险品物流、绿色创新等领域合作,提 升产业链韧性,降低成本,增强“中国制造”影响力。

一汽富维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4 月 24 日,一汽富维公告,公司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签 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为平台,相 互合作形成产业联盟,产业联盟各成员单位协同创新,负责构建从核 心技术开发、通用平台产品、通用大模型建设、场景应用验证的全机 器人产业链。

一、托盘自动化仓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特点及发展路径

以穿梭车(也叫穿梭板)为核心的密集存储系统发展至今十余年来,已经形成十分丰富的应用类型,其中托盘类的产品解决方案主要有穿梭式货架系统、穿梭式自动化立体库系统、子母穿梭车系统、四向穿梭车系统,其应用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穿梭式货架系统(2010 年前后)该系统由货架、穿梭车和又车组成,是一种利用穿梭车进行货物存取的自动化仓储系统。该解决方案的出现,替代了传统的贯通式、重力式货架等单纯依靠货架实现密集存储的方式。

2.子母车存储系统(2015 年左右)作为一种全新的高密度自动化存储系统,该系统由穿子车、穿梭母车、提升机、输送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冷链、化工等行业。与自动化立体库(AS/RS)相比

该系统具有更强的储位容量设计、可扩展性及更为高效的作业能力优势。

3.托盘四向车密集存储系统

为解决设备间配合效率低下的问题,托盘四向车应运而生。该设备可以在货架的X轴和Y轴两个方向上移动,到达任何指定货位,实现全自动存储。它不再依赖于母车进行换道或换层,完全变成自由的搬运单元,可极大提高存储和搬运效率,尤其适用于存储密度高、出入库频率变化大、仓库结构复杂的场景。

、托盘自动化密集存储系统在升级发展进程中的显著特点

1.柔性化程度不断提升:托盘自动化密集存储系统越来越注重柔性化设计,以适应更多不同的仓库条件和业务需求。

2.模块化与可扩展性增强: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和升级。例如,通过增加穿梭车或提升机数量,可以灵活调整系统的出入库效率,适应业务增长需求。

3.应用场景拓展:托盘自动化密集存储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货架内存储扩展到库前搬运、拣选等更多场景。

三、托盘四向车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选型及应用效果评估有哪些关键指标

托盘四向车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选型指标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方面主要包括:

1.出入库作业能力:要求所有关联系统或设备,如输送系统、提升机、托盘四向穿梭车及货架等,在单机与整线联调中作业能力匹配同时拣选工作站也需具备高效能力。

2.存储能力:特别是存储密度,通过 SKU 分析对比库存容量,以判断仓库空间利用率是否高效,并结合客户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3.存储作业的便捷性与效率:包括存储精准度以及消防、通风等系统的补充影响。

软件系统方面,托盘四向穿梭车的控制系统是技术难点,需确保密集库管理与作业流程设计与软件兼容匹配,因此供应商的软件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应用效果评估指标则涵盖多个方面,具体涉及出入库效率、空间利用率、故障率与维护成本、系统可扩展性、能耗等。

来源:互联网
分享:物流技术部  薛晓梦

编辑:朱淳熙

审核:黄晓雷

投稿邮箱:zhuchunxi@sxthl.com

投稿电话:86955666